來源:中影人藝考表演學苑 發布時間:2018-09-03
喜怒哀樂是生活中常見的感情表達,哭戲也是表演很重要的一門課程,在影視表演培訓中,我們這里所謂的“哭”是指人在收到某種外界的打擊或面對內心的痛苦完表現出的一種情感宣泄。“怎么演哭戲?如何才能演好哭戲?”這是小編經常收到的問題,所以小編整理了一些方法給大家,但是想要演好哭戲還是需要我們不斷的觀察學習。
1、找到內因,要知道為什么而哭。哭,還和每個人的個性有關。而不同的個性說表現出來的哭的方式也不同,比如柔弱的女孩子和堅強的男人之間就會有明顯的差別。總之,哭泣包含的情感內容是很豐富的,說展現的人的狀態也是各不相同。在這里,我們要把握一點原則就是,我們一定要努力有所控制的投入到一個具體角色之中,不能為了哭泣而哭泣。
在具體訓練中,首先要找到內心的動因,就是說我們在表達我們對外界的投射時,要經過真實的心理活動,比如我們受到強烈刺激下的時候表現的痛哭、成功時的喜極而泣,痛苦時的抽泣,等等這些。
2、哭泣都有哪些形式表現?哭泣除了聲音之外,還會有一些具體的形體表現
抽泣:一般來說人在抽泣的狀態下,表現的是低頭掩面,伴以肩膀的聳動,氣息也是長短不一。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很多這樣的情況,只要細心觀察,再結合自身的體驗,就會有較好的表現。
飲泣:還有一種是所謂的飲泣,這種情緒一般表現為內心充滿了極度的痛苦,而又不能表達,想哭又不能哭,只能將淚水吞進自己的身體。這樣的例子會有很多,我們看很多電影里舊社會受壓迫的婦女,在承受痛苦時所表現的往往就是這樣一種狀態。飲泣的表現一般不是很容易掌握。
哭訴:在哭泣的表演中,哭訴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具體表現為邊哭邊說,或者是邊嚎邊說,有一定要注意的是,哭訴,其實更多的是訴,訴是主體,哭是狀態。關于這一點,我們要有清晰的把握。
《甄嬛傳》里的一段:“這幾年的情愛與時光,終究是錯付了!”嬛嬛對著雍正爆發的一場哭戲情感非常到位,也為后續劇情中雍正對甄嬛感到慚愧想要彌補所以后來甄嬛能回到宮中做了個有說服力的鋪墊。
假哭:還有就是假哭,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嚎”。現在很多農村地區出現的職業吹鼓匠等等,其實都是屬于嚎的范圍,具體表現就是雷聲大雨點小,或者光打雷不下雨。前些年劉冰鑒導演根據真實的社會新聞拍了一部電影叫《哭泣的女人》,就是講述了一個為人家哭喪為職業的婦女的故事。那其中婦女的表現就是典型的假哭,干嚎。
哭笑的轉換:最后就是哭笑的轉換,比如破涕為笑。人在一種情緒中突然受到另一種情緒的感染,于是進入另一種情緒,往往會產生這樣的效果。我們在平時的電影電視劇作品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最典型的就是小兩口吵架,其實女方大多數是在撒嬌,用哭來引起對方的注意,一旦目的達到,很容易便會傳話成破涕為笑。
在這里我們要注意的是轉化的自然,不能太唐突。這些細節都需要我們慢慢的摸索,練習。
怎么樣演好一場哭戲?說起還蠻簡單,懂得角色,投入情緒,說得更直接一點演員就是出賣自己情緒的人。只不過現在很多藝人不肯花時間去讀懂自己所演的那個人,也舍不得賣力氣去出賣自己的情緒。其實中國電影攝影燈光服化道的硬實力已經很強了,但為什還有那么多爛片,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
ONLIN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