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聲入人心的大熱,很多人選擇走進劇院,原來的涼圈也變成了熱圈。與電影相比,
話劇票價較高。對于看慣來說也有一定的門檻要求。那么,在看
話劇前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呢?今天,小影來分享一下,在看話劇前都會做哪些準備。
了解演出團體,調整好期待值 有人問我,一流演員三流劇本和三流演員一流劇本,會看哪個?我肯定會先看好演員演繹的作品,可能不會看第二次至少保證你看到是一個及格的作品,退一步說能近距離看到喜歡的演員也是不錯的選擇。(ps 不要過度迷戀明星效應,明星≠好演員)如果是三流的演員,碰上吃螺絲無法入戲,再好的劇本也是災難。對于萌新來說,專業的傳統話劇團是不二的選擇,比如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中國國家話劇院、四川人民藝術劇院、陜西人民藝術劇院、香港話劇團等,他們基本是政府背景的地區官方劇團,演員基本是科班出身。他們表演方式比較老派,有些會沿襲七八十年代的翻譯腔,歷史題材的劇居多。除了傳統的話劇團之外,還有許多新興的劇團,多數為民間組織,水平絲毫不輸傳統的劇團,比如表演工作坊、果陀劇場、孟京輝戲劇工作室、田沁鑫戲劇工作室、林兆華戲劇藝術中心、非常林奕華、開心麻花、念劇場、錦輝傳播、至樂匯、鼓樓西劇場、新蟬戲劇中心、椎劇場等。他們在演員選擇上比較大膽,題材選取上更多元化,表演方式更多元化。像椎劇場運動劇《戰》對話極少,基本都是用肢體在表演,更是啟用了沒有表演基礎的運動員。又像李建軍導演的《大眾力學》,登臺的是17位“素人”演員,沒有任何表演的專業背景。他們的出現,豐富了話劇的土壤,創造了很多新的可能。
除了演員,導演也至關重要。每個的導演風格各有各特點,對劇本處理手法也完全不同。導演的表現手法代表著他會用怎樣的方式去講故事,是聲情并茂?還是嚴肅冷靜?我拿熟知的《茶館》舉例子,大家更容易理解。人藝版《茶館》中規中矩,傳統的線性敘事,正兒八經的講一個茶館悲劇故事。孟京輝版《茶館》,反線性敘事,運用了很多現代元素和隱藏的人物,簡直就是《茶館》的番外篇,感覺更多的像是要表達一種情緒。川藝版《茶館》,開頭即結局,極簡的舞美每個細節都蘊含著深意,細嚼滿口辛辣。三部戲各有亮點,話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就看你喜歡哪種風格呢。了解自己的偏向的風格,選擇此類風格導演的戲,能收獲更好的觀賞體驗。如果嘗試其他風格的劇,多看看repo或者劇評,把期望值調到適當的狀態,或許能獲得意外的驚喜。
好了,以上就是
中影人藝考表演學院老師講解的表演考生觀看話劇表演時需要注意什么的全部內容了。看了本篇文章,大家一定對于觀看話劇表演有了更多的認知吧。如還有話劇相關的問題,可以繼續關注本站哦!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