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表演學苑 發布時間:2018-09-19
聲樂在表演這四大科目里是比較重要的一課,雖然不用像音樂藝考生那樣學那么多,但是對于表演系考生來講,聲樂也是需要做一定的了解和培訓的,下面跟著小編先來了解一下聲樂培訓中有哪些唱法是需要學習了解的。
聲樂培訓中的民族唱法是指我國傳統的民族聲樂演唱方法,它包括我國各地區各種不同的戲曲、曲藝、民歌的傳統唱法。民族唱法十分強調語言的音樂的關系,講究根據演唱語言的發音規律來處理發聲、共鳴、行腔,講究字音的五音、四呼、出聲、歸韻、收聲。民族唱法這個說法有它的廣域性,其實美聲法針對西方文化來說,那就是他們的民族唱法,而由于每個民族的語言,生活方式的不同都會體現在音樂及演唱上,因此我們一般在國內所指的民族唱法是指中國的民歌演唱發聲方法。
聲樂培訓中的美聲唱法的發聲方法被公認為是發聲最科學的,它的原理和銅管樂及木管樂相類似,以聲帶為發聲點通過胸腔、頭腔、和口腔的共鳴使聲音更加明亮,飽滿,清晰,音色更具穿透力。普遍使用美聲發聲方法的是歌劇,而現在美聲發聲成為話劇,聲樂演員,播音員等等的必修課。所謂胸頭口腔共鳴通俗些說就像一把吉他,如果吉他沒有箱體就不會有那么美的音色出來(就像不插電的電吉他)。這需要在聲樂培訓機構學習中不斷地練習,一點一點的突破,融會貫通之后才能有所成。國內具有代表的如:廖昌永、殷秀梅等
聲樂培訓中的通俗唱法(又名流行唱法)始于中國二十世紀30年代得到廣泛的流傳。開始叫流行歌曲唱法,后來稱通俗唱法。通俗唱法聲音的主要特點是完全用真聲唱,接近生活語言,輕柔自然。強調激情和感染力,演唱時有意借助電聲的音響制造氣氛,所以很注意話筒的使用方法和電聲效果。
以上這三種唱法,表演培訓的同學了解了嗎?不過,小編有話說:在表演藝考時,不太建議用通俗唱法哦,因為那時候沒有伴奏,再加上通俗唱法節奏感比較強,所以容易唱不好。美聲是聲樂考試的首選哦~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
ONLIN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