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網上看到很多文章中有說到一些偉大的歌唱家是“自學成才”的,我本人不是很贊成這個觀點(僅代表本人)。筆者看過不少
聲樂大師的采訪記錄,到今天還沒有發現一位大師承認 自己自始至終都是在沒有聲樂老師輔助的情況下自學得到高深的聲樂演唱技巧(也許是我孤陋寡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一、自學者聲樂知識零散、不系統 很多同學學習音樂是出于對音樂的喜愛,并不是音樂專業的學生,沒有老師的指導,所以很多是在網上找資料、找教程學習。
但自學時大家自己找的課程是雜亂無章的,這里找一點那里找一點,導致知識零散不系統。有的知識點知道,有的知識點不知道,程斷層狀態。
二、“自學聲樂”如同醫生給自己治病 我們拿個例子來比較:我們應該有聽說過醫學界的一些約定俗成的規定,比如,醫生永遠不會給自己治病,也不會為自己最親近的人治。醫不自醫。因為救死扶傷需要醫生擁有足夠客觀、冷靜的態度,而當醫生為自己或者為家人治病時這種客觀和冷靜便會隨之消失。同樣,聲樂也需要這種客觀的態度進行練習,而這種客觀的態度往往來自于輔佐我們訓練的聲樂老師,而不是來自于演唱者自己的判斷。
對于聲樂演唱者而言,這種不客觀不僅來自于個人態度,也來自于自我聽覺方面的巨大誤差。我們都知道,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通過兩個渠道獲得的,一個是外耳道、一個是內耳道。對于聲樂演唱而言,通過外耳道辨別聲音好壞是最準確的,內耳道的聽覺則會出現各種誤差。通常我們會發現,用錄音設備記錄下來的演唱效果與自己演唱過程中聆聽的音響效果會有著較明顯的差距,錄音機相當于外耳道聽覺,自己演唱過程中聆聽到的自己產生的聲音效果則大部分為內耳道聽覺,因此,對于大部分聲樂演唱者來說,演唱過程中或許會認為自己的演唱質量還不錯,但在復聽自己的錄音時則可能會發現一系列問題。一言以蔽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通過閱讀本文,希望對于準備學習
聲樂的你,有所幫助。如果你真的是喜愛聲樂,而不是隨便哼兩句的話,還是找個老師指導,系統的學習,這樣能少做很多彎路。
最后祝愿你:學有所成!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