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彼此交談和舞臺上
聲樂(歌唱、戲曲、戲劇、曲藝)演員的藝術表演,所有的語言發音都有共鳴現象存在,只是聲音的效果不同而已。人在日常說話時,由于彼此交談的距離近,對象少,音色好不好、音量大不大都無關緊要。但是,對舞臺上的聲樂演員來說,歌唱的聲音必須大到使劇場里所有的聽眾都聽得見的程度,同時,歌聲的音色要好聽,要有豐富多彩的藝術表現力。只有這樣,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受到他們的熱烈歡迎。為了實現追求聲樂藝術高水準的愿望,所有的歌唱演員,必須下苦功夫努力學習與掌握歌唱發聲的共鳴方法。
一、咽腔共鳴狀態 咽腔(喉咽腔、口咽腔、鼻咽腔)位于口腔后部,自然構成連接鼻腔、口腔、胸腔的開管形腔體,是意大利美聲唱法主張使用的主要共鳴腔,并把它的作用強調到了豐富共鳴、美化歌聲的舉足輕重的地步。
在美聲唱法中,特別強調咽腔的共鳴作用,認為在口腔后面豎立的“咽管”是歌唱發聲最為關鍵的共鳴腔體。它不僅可以使聲帶發出的“基音”逐級增響擴大,而且它是下連胸腔、上達頭腔最重要的共鳴通道。聲音通不通、圓不圓,音色美不美、亮不亮,都和它有直接的關系。
歌唱者應在心理上,通過“想、聽、看”的辦法,建立一條聲音的共鳴通道的“表象”,讓聲音像“火箭在軌道上發射升空”似地進入頭腔。這種心理指導在調整咽腔共鳴的過程中將發揮奇妙作用。
二、腔體的共鳴狀態 在世界上,有兩位當代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與多明戈。他們在本世紀80年代先后訪華演出,巨大的歌唱藝術魅力折服了所有聽眾。從生理構造來看,他們的發聲器官與普通人并無多大區別。區別在于,他們憑借著自己掌握“美聲唱法”的高超技巧,把“共鳴狀態”調整到平衡、統一的最佳狀態,從而,充分發揮腔體的共鳴作用,以此展現出人聲的優美特性,唱出不同凡響的歌聲。
在意大利美聲唱法中,胸腔不僅是適合于低音的主要共鳴腔體,而且在全音域的整體共鳴里發揮著豐滿的基礎作用。無論在任何音區離開了胸腔共鳴失去松弛的“落底”的聲音,就會給人一種“聲音浮淺”的感覺。歌唱發聲時,歌唱者應該找到胸口(第二紐扣)的發聲位置。要把上胸部當做共鳴腔體來用,而不是作為呼吸器官來用。胸口以下的空腔和上面的腔體相通,保持著上下通氣,里外通氣的感覺。
好了,以上內容就是
中影人藝考表演學院老師講解的關于如何進行聲樂歌唱共鳴訓練的全部內容了。如果同學們看完本篇內容,對于聲樂歌唱共鳴還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繼續關注本站哦!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