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表演學苑 發布時間:2020-12-17
節奏,在眾多藝術領域(舞蹈、書法、音樂、雕塑等)都有強烈表達的要求,在表演藝考中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和重要。比如:我們整個小品總的節奏,外部動作的節奏,臺詞的節奏,音樂的節奏,內心活動的節奏等等。節奏可大可小,但是不可以沒有!今天主要說一說臺詞節奏和外部動作節奏。
關于臺詞節奏
【錯誤一】
同學們在演小品的時候,遇到一句話重復說三次的情況,如果你的情緒是一樣的,音量是一樣的,那這樣的表演和節奏就是糟糕的,這些都是不可以不被允許的。沒有節奏,就沒有情感基礎,就不能有代入感,不能自我沉浸和代入他人沉浸。
【錯誤二】
說臺詞的時候,沒有重音,沒有氣口,沒有停頓。這樣也是不可以不被允許的。
我們在說出每一句話的時候,要有重音,要有停頓,要有情緒,這些都是我們臺詞節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情感表達敘事表達的重要構成。
關于外部動作節奏
【錯誤一】
很多同學在初學進入小品階段,一個小品從開始到結束沒有任何一個動作,這也是表演慘淡的表現,是沒有靈魂的體現。
怎么樣讓小品(故事)有動作(結構)并且有動作節奏(情緒)呢?
比如,我們的環境場景是在家里的客廳里完成的,那我們可坐著,可站著,可做家務,也可以看電視等等,總之這些動作源于你對家里客廳真實生活的邏輯與現實。在做這些動作的同時,我們是在和對手(另一個或者幾個同學)在進行交流的,那么在交流中,我們會有我們的情緒,情緒就導致了我們會有變化,也就是動作的節奏變化。
【錯誤二】
很多同學覺得表演難,不動腦,不思考,不去領悟,生搬硬套,這也是不對的。
表演是所有藝術表現形式里最難的,它是集聲臺形表于一體的藝術;但是它也是最簡單的。如果你把它學明白了,它就是最簡單,并且是最具吸引力的。
記得我們的大學老師,李學通老師(李老師也是胡歌,韓雪,陳紅,聶遠的老師)在大學第一節課,給我們講的內容就是:“表演就是悟” 你悟懂了,就很簡單了。
1、演員的表演。首先是現實中人的生活過程的再現,既然節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運動,所以“電影角色要以人類的有機性去建立起角色的有機性。電影演員的創作只有一條途徑,就是遵循人類的規律。”
2、在表演這一藝術領域里,節奏是通過形體的表現(外在的)和心理的反應(內心的)感覺和理解它,其專業術語被稱之為“表演的速度節奏”。它來源于斯坦尼體系術語,是表演技術諸元素之一。
節奏作為幫助演員激起正確體驗和情感的技術,也是形成舞臺演出節奏和情緒氛圍的重要手段。速度一般指內、外部動作的快慢,是節奏的構成部分和外在表現之一;節奏則是貫穿在表演過程中的一種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現象,一般指內、外部動作的強弱、長短、張弛等。
例如,常說的“演出不合節奏”,不僅只是針對速率而言,同時也指演員的行動和體驗的強度,也就是實現舞臺事件時內心情感激動的程度。除此之外,節奏這個概念還包含節奏性,即行動的某種均勻性它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安排。
斯坦尼說:“劇本或角色的速度節奏要是找對了,能自然地直接地,有時是機械式地抓住演員的感情,激發正確的體驗。”由此可見,行動的速度節奏不僅可以激起演員的情緒體驗,而且可以創造出一定的情緒氛圍,幫助演員準確地掌握好規定情境中人物的任務和行動。在一部影片中,銀幕節奏是電影多種手段綜合處理的結果。
隨著事件情節的發展,對人物節奏的處理也應有所不同,最終體現出人物性格的統一性和多面性。在這個意義上,正如瑞典著名的兩棲導演英格瑪?伯格曼說:“節奏是至關重要的,永遠是至關重要的。”不同的性格決定了不同人物的個性,同時決定了不同的動作節奏,而節奏反映出的準確性將反作用于人物的性格。
以上就是表演藝考節奏的訓練技巧,今天就給同學們講到這里啦,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就繼續關注中影人表演藝考培訓!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
ONLIN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