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表演學苑 發布時間:2021-06-16
戲劇是一種現場的藝術。這是非常重要的。你來到了劇場,兩三個小時,是活生生的演員在你面前演出。你們在同一個空間里,他的表演直接在同一個時間空間中傳遞給你,這種力量和魅力是非常獨特的。而影視作品是可以先拍攝剪輯好,再通過媒介傳遞給觀眾,且可以反復多次觀看的。戲劇是一種現場的表達,而電影講的是鏡頭語言。
從上一點展開來說,戲劇這種直面現場的演出方式,對演員的素質要求非常高。演員一舉一動都在臺上,一次演出只有一次機會,臺詞、肢體、情緒和爆發力的功底都必須要好,否則不可能打動觀眾。而影視作品的重點在于剪輯,剪輯師至關重要,對作品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同樣的素材不同的剪輯方式可以得到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而整個情緒的推動不止在演員,還在于攝影的分鏡、場面調度、配樂、剪輯甚至特效等等。
表演方式。很多大劇院有三層,最后一排其實距離舞臺已經非常遠,要看清演員臉上的細節是不可能的。因此戲劇演員是在用自己的整個身體表演,任何情緒的表達,聲音和身體都極為重要。憤怒和悲傷、快樂和寂寞…這些時刻的身體狀態都是不一樣的,要處理得好才能傳遞給整個劇場的觀眾。比如貧窮如我,經常買學生票,坐在最后一排,但是這并不影響戲劇情感的傳達。而電影則有不同的鏡頭: 遠景、近景、特寫等等,在情緒刻畫時,特寫是經常使用的手法,一張臉放到熒幕那么大,只需要眉毛輕輕一挑,情緒就出來了,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等,很多器官的微動都能傳遞情感。而在這種鏡頭下,如果使用戲劇的表演方式,則太過夸張和強烈了。
戲劇腔調。喜歡戲劇的朋友們應該知道這個東西,戲劇演員講臺詞是帶有這種腔調的,尤其是老牌戲與老牌演員,一聽就是那個味道。但是這些年也有一些不同的觀點,有不少導演追求真實而自然的腔調,其實在情感表達上也毫不遜色,有時的確更加自然而動人。
理解層面。影視表演培訓的演員必須對整個劇本和自己的角色有非常非常非常深刻的理解!這一點極為重要,無論是體驗派還是技巧使然,戲劇演員都應該要在舞臺上活成這個角色,這就要求演員從最深處理解這個角色。可能一個肢體的小習慣、一個說話的語氣、某個不起眼的道具...都是塑造角色的點睛之處。而如果不理解這個角色,絕不可能將角色的靈魂注入其中,觀眾也絕不可能同一個不自洽的角色共情。影視作品則有所區別,首先,對于優秀的影視作品來說,優秀的演員也必不可少。但是對電視劇來說,由于有了后期配音和制作,演員哪怕功底差一些,電視劇也能達到一個可以接受的水平,受眾依舊很廣(戲劇則絕不可能)。除此之外,很有趣的一點是,有的電影導演會故意避免演員對劇本和角色的知曉和理解。著名導演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時光》里詳細介紹了他的拍攝方式,他注重捕捉演員在毫無刻意行為時的質樸演出,因此他拒絕讓演員看劇本,甚至不讓演員知道自己是誰,只給一個場景、情緒、動作,比如在車站焦急地等待一個人。由于電影時間線也是混著拍的,所以很多時候,整部電影拍完了演員完全還是一頭霧水的狀態,只有等剪輯過后看到成片,才知道自己是一個什么角色。有的演員無法認可他的導演方式,有的演員則在這種演出狀態中表現極佳。戲劇演員則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演出(或許有一些前衛實驗戲劇除外)。
戲劇和電影兩種藝術沒有高下之分,他們是不同表達體系下的兩種藝術,具有各自無可替代的魅力,也都不乏極為優秀的作品。
絕大多數戲劇人也熱愛電影,而很多電影導演也有戲劇作品。比如高產的伯格曼除了拍電影,還寫了很多劇本、排了很多話劇。無論是導演還是演員,在戲劇和電影兩個圈子的交叉都很多,但是可以肯定他們在戲劇表演/導演和電影表演/導演時是不一樣的狀態。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
ONLIN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