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表演學苑 發布時間:2018-09-04
近日,第三屆全國“梨花杯”青少年戲曲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在中國戲曲學院火熱舉行。
吉林藝術學院戲曲學院入圍的京劇音樂伴奏組合《太廟》、劇目表演《打金磚》參加了此次展示活動。
第三屆“梨花杯”活動由文化和旅游部主辦、文化科技司與中國戲曲學院共同承辦。
活動吸引全國61所院校的206個節目報名。經過嚴格評審,專家組從中遴選出來自38所院校的69個節目進行展演。
展演活動展現我國戲曲教育水平和最新教學成果,也是對院校戲曲各專業和各行當教學水平一次全面的檢驗和交流。
吉林藝術學院戲曲學院入圍的京劇音樂伴奏組合《太廟》和京劇表演專業學生周以恒的劇目表演《打金磚》分別參加了青年組第一、二場展示。
兩個節目都贏得現場掌聲不斷,觀眾好評如潮。特別是周以恒的表演,得到有關專家的青睞,稱其是學習京劇老生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打金磚》對于京劇演員的個人素質要求很高,不僅需要會唱,更需要演員會摔。演員從一米多高的桌面向后翻騰后背著地的夸張動作,就叫做摔。
從開始集訓到結束,周以恒每天都在憑借意志力努力堅持。采訪中,周以恒云淡風輕地向我們講述他每天的集訓生活,朝九晚五,就是摔,一天大概摔個一百多下吧。
他年輕的臉上,有著超越年齡的執著。因為他深深的愛著這個行當,從五歲起,他的人生就已經為京劇慢慢積累力量,等待閃爍金子般的光芒。
本屆梨花杯不同于往常,新增了音樂伴奏這項全新的項目。
以往的伴奏躲在舞臺兩側的幕布內,服務于臺上的演員,用聲音表達情緒。可是臺前不同于幕后,整個樂隊作為一個整體去演出,那就需要不斷的磨合與練習。找準每一個音符,卡準每一個節奏,讓各種樂器相輔相成,變成一個樂團,而不是簡單的伴奏樂隊。
曲目《太廟》內音樂節奏變幻多樣,對演奏的節奏、音準以及樂器的音色都有著很高的要求。
而伴奏樂隊除了日常練習,還要背著沉重的樂器到周以恒的排練室,為他的表演伴奏。一天內在臺前幕后不斷切換角色,排練結束基本累的倒頭就睡。
操琴司鼓奏皮黃,字正腔圓韻味香。
須生花臉朝靴厚,老旦青衣水袖長。
日歷終于翻到八月末,以戲曲學院院長衣慶華為領隊的教師團隊提前飛往首都北京為自己的學生們探路。
周以恒還記得,晚上七點的演出,下午四點不到就已經開始化妝、勒頭、準備,勒得緊緊的布條讓周以恒等待的時間變得更加漫長。周以恒說,在來北京之前,吉藝已經組織了很多次關于戲曲表演的社會演出和教學實踐,那些舞臺經歷給了他莫大的精神支撐和專業積淀。
白茫茫的舞臺上,一個少年用渾圓天成的唱腔,一氣呵成的表演,為自己、為吉藝贏得了認可與贊譽,支持與鼓勵。
對于辦學只有五年的吉林藝術學院戲曲學院來說,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難得。
梨花杯的展示是我國戲曲教育水平和最新教學成果的高質量高規格的集中呈現。吉藝此次前往的十余位教師觀摩了每場演出,并與兄弟院校的同行們進行了經驗交流,向社會及戲曲界展示了吉藝人才培養成果、戲曲專業水平和藝術實踐能力,在活動中開闊了眼界,在交流中收獲了成長。
那粉面紅唇,一招一式擁有別樣韻味。
這是吉藝的婉轉優雅,踏歌而行,一路花香。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
ONLINE 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