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影人藝考表演學苑 發布時間:2018-10-23
如果說我們提到的“三問法”讓演唱者在大體上對歌詞作品作了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那么為了使演唱真正做到準確、生動,富有個性,我們還必須對歌詞作品進行細部的分析和處理。這些理解、感受歌詞的工作,看似繁瑣、復雜,但實際上可以有效地幫助歌唱者迅速地進入到歌詞作品要表達的情境之中,使得演唱聲情并茂、傳情傳神。俗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一個優秀的歌唱家在演唱一首新作品時,從來都是從深入理解、感受歌詞開始的,只是這種存在于幕后的深入、細致的工作,不曾呈現在廣大的聽眾與觀眾面前,所以往往被很多初學歌唱的人忽視。
我們在這一節中將要給大家提供的歌詞語言理解五步法,是上一節的一個延續,它將給我們理解、感受歌詞提供和總結一個更為具體的步驟,較前面學習的“三問法”有更強的操作性。具體來說這五個步驟是:分清層次、概括主題、聯系背景、研究音樂、明確重點。下面我們就以歌曲《鐵蹄下的歌女》為例,來具體說明這五個步驟的操作方式
1、 分清層次
很多演唱者在一開始誤認為:歌曲中一個段就是一個層次。其實不然,每一首歌除了段落的區分外,根據所描述內容不同,可以劃分出不同的層次,層次的劃分可以讓我們在演唱時對整個作品的脈絡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在《鐵蹄下的歌女》這首作品中,可以分為如下幾個層次:
我們到處賣唱,我們到處獻舞,誰不知道國家將亡,為什么被人當作商女?!/
為了饑寒交迫,我們到處哀歌,嘗盡了人生的滋味,舞女是永遠的漂流。/ /
誰甘心做人的奴隸?誰愿意讓鄉土淪喪?可憐是鐵蹄下的歌女,被鞭撻得遍體鱗傷。///
經過劃分層次,我們可以總結出不同層次主表達的內容:一層次(從一開始劍/處) 主要以一人稱復數的形式道出歌女們所處的生有狀態,同時表達出們對不公命運的質與不滿,第二層次(到//處),在字字血淚的傾訴中,描寫了歌女們凄慘、辛酸的生活。第三個次(到///處),反映出的則是內心的覺配和對被拋得遍體鱗傷”的不抵抗的憤恨之情。
值得強調的是:分清層次是為了弄清歌詞作品的布局與結構,明確歌詞作品內部的必然聯系。經過劃分與歸并,我們會對歌詞語言的脈絡認識更為清,對人物、事件情感的來龍去脈、因后果做到心中有數。所以從剛才我們分析過的歌同作品來看,不同的層次,應該會帶來不同的心境和情感,這樣我們的演唱也就會有晰、順暢的思路
2、 概括主題
一首歌詞作品在分清層次之后,也就清楚了整個作的脈絡,接下米演唱者必領結合白已在解讀歌詞語言的過程中所得到的體會和感受,總結、概括出歌詞作品的主題。這是一個從了解內容、具體感受向理性認識飛躍的過程,是一個從感性到理件再從理性到感性不斷反復的過程。
主題的概括,可以讓我們對作品表達的思想情感有一個更為明晰的概念,讓我們對作品本身的理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從而使我們的演唱準確、生動,富有激情。
當然要特別提醒的是:主題的概括和歌名相關,但絕不是歌名的翻版,因為在很多時候歌曲的名字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詞作者的內在意蘊。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演唱者將歌詞作品只是做“一般性”的概括,她演唱出來的作品也只會停留在“一般化”的基礎之上。
3、聯系背景
我們一再強調,對歌詞作品的深刻理解來自我們對作品本身的了解,在分清層次、概括主題之后,我們還可以從創作作品的歷史、年代出發,即從歌詞作品的歷史背景、創作背景受作品的真正含義。它不是籠統的、抽象的,而應該是具體的、可感的。以《梅娘曲》為例:
歌曲創作于民族危亡的三十年代,著名的劇作家田漢創作了話劇《回春之曲》。劇中表現了一位南洋華僑青年,不甘于祖國被日寇踐踏蹂躪,回到祖國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戰斗中,不幸受傷,神經也受到損害。他的南洋戀人回到相國,但他已經認不出她了,為了喚起愛人的記憶,她深情地唱起了這首《梅娘曲》。
聯系到這樣一段背景,我們在演唱時就可以進行一些藝術的想象,將作者的自我與演唱者的自我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從而表現出梅娘對心上人真誠純潔的愛,以及面對心上人水不能醒來的痛楚心情。
如果說分清層次、概括主題是從一個平面去感受歌詞作品的內容,那么聯系背景和我們下面要談到的研究音樂則是從更為立體的世界去感受歌詞。任何一個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歌詞的創作也是這樣,它往往和社會歷史的發展緊密相連,同時它還理所當然地包含著每個不同時代的人文思想、情感變遷、文化態勢等等,聯系起這些相關的背景知識,才可以讓我們的演唱不至于陷于“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狹隘境界,而是上升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博大精深的境界。
4、研究音樂
歌曲的創作一般是遵循先有詞,后有曲的規律,從這我們不難發現曲作者創作旋律,也是從歌詞本身出發,根據歌詞語言的節奏韻律、思想情感的變化等來創作旋律的,所以其中包含著曲作者對歌詞的理解。在演唱前我們深人研究曲作者對歌詞的理解,不但可以讓我們從音樂的角度來審視歌詞語言,更重要的是我們從中可以獲得更多有用的信息,使演唱更好地體現、展示作品的藝術魅力當然要指出的是我們在這里研究音樂,不能陷入到“只是研究音樂”的誤區,歌唱者研究音樂最終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歌詞,從而達到演唱的表情達意準確、生動。那么在審視、研究音樂的過程中,我們究竟可以獲得一些什么樣的有用信息?又如何來影響我們對歌詞語言的理解,從而達到激發我們演唱激情的目的呢?
一部好的聲樂作品,離不開歌詞語言與音樂旋律的完美結合,所以演唱者在體現歌詞語言意境的時候是不能將音樂割裂開來的,甚至有時歌詞語言當中的一些語氣,語調,在音樂旋律的進行中得到了更為巧妙的體現。在《鐵路下的歌女》的第三段中,為了表現出對歌女的極度問情與悲憤之情,曲作者將“可憐是鐵略下的歌女”一句中的“鐵”字作了延長,節奏突然的拉長將人的情緒推向一個新的層面,同時也體現出對歌女的深切同情和對現實生活的痛恨
5、明確重點
以上談到的四個步驟讓演唱者對歌詞語言有了一個深入、全面的了解之后,我們對明確上的重點就會不免有輕而易舉,信手拈米的感覺。因為每首歌曲都會有其想要表達的中心,從分清層次,到聯系背景,到概括主題,再到研究音樂,我們似乎離歌曲的內容越來越遠了,但實際上是讓演唱者對歌詞語言的理解和感受更深了換而言之,是我們已經深入到了歌詞內容的精神實質。一部作品的不同層次,表達的意內容也不盡相同,所以每一個段落、層次的重點是不同的。在歌曲《鐵蹄下的歌女》中,第一段主要體現出的是人物的苦悶與質問,所以表達情緒重點要落在悲憤的控訴上;第一段則是主要體現出歌女們凄診的生活,所以重點應該落在對凄慘生活的描述上;第三段則是主要體現出面對凄慘生活的不甘與覺醒上,所以重點應該落在用一種悲憤的情緒,喚起更多人的覺。但從整個作品來說,演唱的重點應該在第三段,目的是為了喚起全民族的斗爭與反抗。
以上我們對歌詞語言的理解進行了一些方式和方法上的概括、總結。作為歌唱情感表達的需要,理解歌詞語言是很重要的一環,心中有“物”,便會歌中帶“情”。我們這里談到的五個步驟只是給學習歌唱的人理解歌詞語言提供一個具體、可行的方法,初學者切不可只是流于形式,而沒有抓住整個流程的關鍵和實質。其實,要想真正理解好一首歌詞,要做的絕不僅僅是我們前面提到的“三問”、“五步”,它需要學習歌唱的人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不斷豐富自已,才可以讓我們演唱的作品形象、豐滿、有血有肉。
說明:文章內容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QQ:1624823112),萬分感謝!
官方微信
微信掃一掃
官方微博
微博掃一掃
ONLINE MESSAGE